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深入开展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主要培养服务于产业和地方的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能够适应企业需要,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研究生2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人数60%以上,省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文明教师1人,平顶山市优秀教师1人,平顶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平顶山市青年科技专家3人,平顶山市“五一劳动模范”1人。
目前,开设有大数据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移动商务、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现有在校生2000余人。
学院建有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大数据技术实训室、信息技术综合实训室、数字媒体技术实训室、数字孪生工程中心等14个校内实训室和 20个校外实训基地,有效的把产、教、研、学、转融为一体,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先后为社会累计输送优秀毕业生3000余名,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物联网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使学生掌握物联网的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技能,重点培养学生在物联网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以及故障排除等实际操作能力。本专业将通过专业课程、实验实训、企业实习和项目驱动教学等多元化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物联网相关的设计、开发、应用及维护工作,满足社会对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子电工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物联网网络技术、无线组网技术、自动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基础及应用、物联网工程布线等。
三、就业面向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有多种就业方向,具体如下。
系统集成与调试:负责物联网系统的集成、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软件开发: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软件,包括编写、测试和维护程序代码。
硬件开发:设计和制作物联网设备的硬件部分,如传感器、控制器等。
网络管理:管理和维护物联网通信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数据分析: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售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解决客户在使用物联网系统时遇到的问题。
研发工程师: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技术进步。
项目经理:负责物联网项目的规划、执行和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面向软件开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掌握软件开发和管理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际软件开发流程,掌握国际软件开发规范,具备较强的使用国际上最新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进行软件开发和项目组织的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技术技能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移动互联产品的研发设计和数据库管理企业软件产品和移动互联产品的测试和维护、产品后期的技术支持以及软件实施等相关工作。
移动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适应移动商务专业主要培养面移动商务领域需要,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移动商务基础理论和网络营销专业素质,掌握现代营销理念、移动商务管理、市场开拓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移动商务企业营销咨询机构岗位,能从事市场调查预测、网络营销策划、移动商务系统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技术技能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办公文员、UI设计师、原型师、网站开发工程师、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web开发工程师、淘宝美工、银行事务、电商运营等岗位人员。
大数据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了解大数据技术基础理论,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运维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实施与运维、数据库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干课程
Python编程、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抓取、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存储与管理、Java开发与应用核心、Hadoop分布式计算框架、Linux操作系统等。
三、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数据采集工程师、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岗位,从事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系统实施与运维、数据库管理等工作。
四、师资队伍与实训室
本专业专兼职教师14名。高级以上职称4名,中级职称5名,具备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好,有较强的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本专业配备有大数据实训中心,可以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
五、“1+X”证书
在校学生可参加大数据平台运维等级证书等职业技能考试,获得等级证书,学历+技能双重保障,就业工资待遇更高。
1. 大数据应用开发(Python)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大数据应用开发(Python)】(初级):主要面向各行业的数据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报表管理等领域的数据专员、数据分析助理、数据统计员、ExCe1数据分析师、商业数据分析师等职业岗位,主要完成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报表制作等工作。
【大数据应用开发(Python)】(中级):主要面向各行业的平台管理与运维、大数据采集与存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领域的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挖掘工程师、数据可视化工程师、爬虫工程师等职业岗位,主要完成平台搭建与运维、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与存储、大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可视化等工作。
【大数据应用开发(Python)】(高级):主要面向各行业的平台高级配置及管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深度学习等领域的高级大数据分析师、高级大数据挖掘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大数据架构师人工智能工程师等职业岗位,主要完成大数据平台高级配置管理、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挖掘、模型优化与部署、文本挖掘、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工作。
2. Python程序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Python程序开发】(初级):主要面向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公司、事业单位、政府信息化部门等用人单位:从事Python加初级程序设计与开发、静态页面设计与制作、静态网络爬虫开发等开发工作。
【Python程序开发】(中级):主要面向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公司、事业单位、政府信息化部门等用人单位;从事Python中级程序设计与开发、Web后端网站开发、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动态网络爬虫开发等开发工作。
【Python程序开发】(高级):主要面向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公司、企事业单位、政府信息化部门等用人单位;从事Python高级程序设计与开发、Python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等开发工作。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熟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网络的组建和服务器管理能力、网络安全产品的实施与部署能力、数据和数据库的安全管理能力,能够从事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的实施与运维、系统的实施与运维、数据安全与恢复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干课程
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设备配置、数据库安全技术、Java开发与应用核心、交换路由组网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三、就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信息安全工程师、网络安全运维工程师、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岗位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的实施与运维、系统的实施与运维、数据安全与恢复等工作。
四、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0名。高级以上职称4名,中级职称5名,具备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好,有较强的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
五、“1+X”证书
在校学生可参加“网络安全运营平台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技能考试,获得相应证书,学历+技能双重保障,就业工资待遇更高。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熟悉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手机游戏开发、影视后期及特效、建筑可视化、短视频策划与制作、音视频编辑合成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并熟练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学科前沿,具备一定的数字技术创意、鉴赏和设计能力; 胜任VR/AR开发、游戏程序开发、移动媒体、新闻媒体、影视广告、门户网站等数字媒体相关行业中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备设计分析、研究解决数字媒体专业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美术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数字摄影、动画概论、图形创意与设计、数字插画、平面设计辅助软件、交互界面设计与制作、图形制作与排版、短视频策划与制作、影视特效制作、三维动画、数字媒体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视频后期合成等
三、就业方向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影电视行业、游戏动漫行业、影视广告行业,从事影视动画角色、场景、动画制作;影视广告、影视合成等方面的设计、绘制、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