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学院
计算机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7月,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 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现有在校生2700多人,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软件技术等4个专业,涵盖企业级开发与应用、微软高级开发与应用、系统集成等多个专业方向,其中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就业实训条件完善,始终坚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强化技能培养,建有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UI设计等专业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是我省培养IT行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基地、国家信息产业部职业资格认证等培训点和考核点。
学院深入开展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制订了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培养方案,积极开展模块化教学,通过课堂学习、实践体验,全方位、多途径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生综合能力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支持、Web前端开发、UI设计、多媒体制作等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软件开发、软件技术支持、Web前端开发、UI设计等岗位的人员。
三、主干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基础与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端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础、动画制作(flash)、HTML5+CSS3、JavaScript基础编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Python高级编程、JQuery技术应用、Bootstrap前端界面框架技术、web设计、视频剪辑与特效制作、创意设计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熟悉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计算机网络硬、软件组网与调试技术,具备网络管理、内外网信息安全监控与维护,网页设计以及网站建设等方面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
掌握高等职业教育必备的基础知识,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汉语应用能力、应用文写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与口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艺术导论、艺术欣赏等人文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
a) 掌握使用常用办公软件;
b) 掌握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
c) 掌握企业网站的策划及部署
d) 掌握网页美化、图片处理的基本知识;
e) 掌握网络营销的思想及常用方法及途径;
f) 掌握网络数据的爬取与分析;
3.能力
(1) 通用能力:
a) 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b)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c) 独立学习能力;
d) 解决问题能力;
e) 获取新知识能力;
(2)社会能力:
a) 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b) 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c) 创新精神:有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
d) 遵守职业道德:在金钱、利益面前不动摇,保守国家秘密和商务秘密;
(3)专业能力:
a) 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b) 网页规划、设计能力,网站前台制作和开发能力;
c) 具备中小型企业网络的建设与维护能力;
d) 产品图片创建和编辑能力;
e) 具备企业网站快速建设及维护的能力;
f) 具备网站的优化能力;
(三)专业课开设
1.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HTML5+CSS3、平面设计
2.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1)必修课:
JavaScript基础编程、Javascript网页特效、移动端应用开发、开发基于Ajax和控件技术的Web应用系统、就业训练、职业导向训练。
(2)选修课:
网络数据库(SQL Server)、软件工程、前端界面框架技术、Java程序设计、
Python编程、高级路由交换技术、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运行与维护。
(四)教学资源
选用的教材大部分是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者是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的一体化工学结合的教材,也可以选用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特色的参考教材,以及课件、案例、视频等素材。
(五)教学评价
1.实践教学全程化:专业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电子商务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它是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2.课程教学一体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我们的专业课均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全部内容在机房通过网络教室实现教、学、作一体化。引导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聘请行业专家与一线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者客座教授参与课程教学或者校外实训指导,努力实现教师队伍从“双师素质”向“双师结构”的转化。
(六)质量管理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1)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架构进行制定。
(2)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客观条件,实事求是,制定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2.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
一、培养目标
掌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面向中原经济区、产业聚集区,围绕企业单位、公司等领域,能应用云网络、云存储、云应用等技术,从事云计算的应用开发、系统建设、运营与维护、技术支持、测试评估、安全配置、迁移服务、云产品销售及客户服务等工作,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及劳模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公司等部门从事云计算及其关联行业的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云计算数据分析工程师、云运维工程师等岗位的人员。
三、主干课程
Python编程、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组建与互联、Java web 应用开发、虚拟化技术与应用、Scala编程语言、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Java web 应用开发、Hadoop大数据平台构建和应用、云存储技术与应用、云计算综合运维管理、OpenStack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技术与应用、Docker容器技术与应用。
软件技术
一、培养目标
熟练应用.net技术,可在机关、企业、事业、公司等领域从事数据库管理、网页设计、计算机软件开发、维护和销售、在IT行业具备深入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二、核心课程
C#开发语言和开发、网站设计和开发、Asp Net Web开发;SqlServer数据查询和管理
三、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基于.net平台实现的企业级WEB应用的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系统实施人员、软件销售人员、软件项目管理人员等。